工学 >>> 控制科学与技术 >>> 自动控制理论 控制系统仿真技术 机电一体化技术 自动化仪器仪表与装置 机器人控制 自动化技术应用 自动控制技术其他学科
搜索结果: 1-15 共查到知识要闻 控制科学与技术相关记录92条 . 查询时间(3.744 秒)
近日,由中国科学院工程热物理研究所和中储国能(北京)技术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储国能”)共同研发的山东肥城国际首套300MW先进压缩空气储能国家示范项目阵列化蓄热装置完成安装,项目蓄热子系统进入调试运行阶段。
微创、无创,是现代外科手术的总体发展趋势。微创手术机器人不仅让外科医生更好地控制手术器械、观察病灶及手术部位,还能降低医生疲劳,减少手术失误。本报告立足临床需求,首先从系统演进的角度介绍微创手术机器人的发展,总结各类使能技术的特点。其次,重点分析连续体手术机器人技术的临床应用研究,提出了连续性手术机器人系统框架图。最后,报告人介绍在连续体手术机器人领域的创新成果,并详细介绍最新发表的几篇论文的研究...
近日,中国机器人大赛暨RoboCup机器人世界杯中国赛全国总决赛成绩正式公布,哈尔滨工程大学信息与通信工程学院E唯协会三支队伍获得全国一等奖两项,二等奖一项,并包揽了水下机器人赛道中水中巡游、水下作业两个项目的冠军。
近日,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集成所智能仿生中心副研究员曹武警与香港中文大学、上海交通大学、东北大学合作,在外骨骼机器人领域取得新进展。该团队研发了国际首款面向横向行走步态的外骨骼,通过在横向行走时施加主动阻力力矩代替弹力带被动力矩,实现髋关节外展肌肉的精准高效锻炼,为抗阻横向行走锻炼提供了智能化新方法。相关研究成果以Development and Evaluation of a Hip Ex...
2023年9月23日-24日,2023一带一路暨金砖国家技能发展与技术创新大赛之工程仿真创新设计赛项决赛在燕山大学成功举办,燕山大学获得一等奖2项,二等奖2项,三等奖4项和优秀奖4项的历史最好成绩,并获得竞赛支持特别贡献奖。
近日,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集成所智能仿生中心团队和深圳大学附属华南医院神经外科团队合作,在磁驱动连续体微型机器人领域取得新进展。该团队提出了具有磁驱动主动转向和自主推进能力的磁性介入导丝机器人系统。通过该系统介入,医生能远程操控磁性导丝在复杂的血管分叉处快速选择正确路径并到达目标部位,有效减少医生的辐射暴露。该团队提出了磁性导丝的建模方法与轨迹规划方法,为磁性导丝的自动控制奠定了基础。
近日,上海科技大学信息学院自动化与机器人中心(以下简称STAR 中心)在视觉感知、机器人操控、视觉实时定位与建图(SLAM)等领域取得多项研究成果,相关论文被2023 IEEE/RSJ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Intelligent Robots and Systems(以下简称:IROS 2023)接收。
2023年8月16日至22日,“2023世界机器人大赛—BCI脑控机器人大赛”在北京圆满落下帷幕。本次大赛设技能赛、技术赛、青年论文答辩和创新成果展示四部分组成,共吸引了来自全国的2000余人共同参赛。
2023年8月24日,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公布了2023年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集中接收申请项目评审结果,浙江师范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教师李明禄教授牵头申报的“泛在智能的B5G车联网组网理论与关键技术研究”获批重点国际(区域)合作研究项目,这也是浙江师范大学首次获得该类项目资助。
2023年8月23日,由中国仿真学会、青岛蓝谷管理局、太仓市人民政府、西北工业大学太仓长三角研究院主办,中国仿真学会机器人系统仿真专委会、北京博雅融合教育科技中心、嘉创飞航(苏州)智能科技有限公司承办的第十六届国际先进机器人及仿真技术大赛(太仓站)在江苏省太仓市落幕。在机器人与未来组的比赛中,经过激烈的省赛(区域赛)及资格赛的选拔,共有31支队伍成功入围全国决赛,角逐全国一等奖。其中,我院陆潭晟、...
近日,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重大科学基础设施FAST运行维护作业机器人系统”项目通过科技部验收。中国科学院自动化研究所景奉水课题组与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贵州射电天文台联合研制的反射面激光靶标维护机器人作为其中一项标志性成果,可高效完成激光靶标的清洁、拆卸和换装等任务,实现了对FAST反射面上激光靶标的全自动维护,为“中国天眼”提供运维保障。
近日,2022年度中国自动化学会科学技术奖颁奖典礼于广州南沙举办。南方科技大学牵头申报的“面向健康服务的人机物理协同感知与控制关键技术及应用”成果荣获中国自动化学会(CAA)科技进步二等奖。
2023年5月19日-21日,第十届中国工程机器人大赛暨国际公开赛在安徽芜湖举办。中国矿业大学计算机学院王冠军、孙统风副教授带队指导的ROBOX机器人俱乐部6支队伍,在竞赛中取得了全国二等奖4项、三等奖2项的好成绩。
感知机械刺激并将其转化为生物电信号以完成信息感知、传递和计算,是自然界动物生存和进化的基本生理机制,在此基础上,还可以演化出各种各样的用以应对复杂多变环境的智能行为,如信息处理、学习、判断、反馈等。在哺乳动物体内,机械刺激感知的离子通道蛋白在不同组织器官的机械感觉和转导中发挥着重要作用。通过离子通道、细胞膜受体和细胞内信号通路,将机械刺激转化为生物信号,并被细胞识别感知。模拟上述的生物智能行为是面...
2023年5月19日至21日,在第七个全国科技工作者日来临之际,第五届中国机器人技能大赛暨机器人创新与实践论坛在南京工业大学落下帷幕。天津大学、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工程大学、南京工业大学等10所院校14支参赛队伍喜获冠军。

中国研究生教育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学术期刊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世界大学科研机构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大学排行榜-

正在加载...

人 物-

正在加载...

课 件-

正在加载...

视听资料-

正在加载...

研招资料 -

正在加载...

知识要闻-

正在加载...

国际动态-

正在加载...

会议中心-

正在加载...

学术指南-

正在加载...

学术站点-

正在加载...